我刚提的比亚迪秦dmi。知道等了多久吗?3个多月。为啥等这么久?因为缺芯片呀,还有点是产能跟不上,这款车太抢手了。基本是为了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出的。配置也足,当然了利润也很低很低了。最低配10.58万的版本最超值但是根本订不到车,4S店基本不接受订车,给的理由是厂家基本不排产。因为产能和成本的限制,当然优先生产高配车型了,相对能弥补一下利润!
能这么想的人,在心里绝对看不起国产的东西,在这种人心里国产的就应该便宜,国产的就廉价,国产车就应该几万块钱。无论国产用多好的东西,多先进的技术,只是因为它是国产,所以他只配几万块钱。
飞度连个喇叭都没有。也敢定价好几万。CRV一个破手动挡都敢定价17万。混动的都是二十几万,这些也没见你们嫌贵啊。
是不是在你们眼里合资爹产的东西,就应该贵,真是跪久了,骨头都软了。站不起来了。
这几年,国产车企发力,进步神速,尤其是有着自己核心技术的国产车企。这才是我们该推崇的对象。思想不要再停留在国产就应该卖几万,合资就应该卖几十万的年代。
成本·DM-i也要花钱造
比亚迪DM-i系列量产车的消费门槛最低会有多低?
业内的分析师们讨论过这个话题,普遍观点是短期内不会低于10万,也就是说秦PLUS DM-i会是王朝系列DM-i汽车的入门级选项,很难再有更低的选项了;究其原因还是成本的控制,该系统看似简单但成本并不低。
该系统相比DM-p只是减少了一台变速器,把发电机和驱动电机集成到E-CVT里面;可是相比普通燃油车的成本还是高出很多,E-CVT DHT的核心不比普通的变速器低,尤其是还要集成高水平的驱动电机;那么多出的电控和动力电池组就决定了制造成本要高出数万元,可以说其PLUS DM-i的利润空间就已经非常小了,如果还要进一步下探会怎样呢?
曾经有些分析师建给过比亚迪这样的建议:
也就是打造一台“混动桑塔纳”,车辆只要油电混合系统去降低油耗并提升性能,不保留纯电驾驶能力和充电模块;个人认为这个变化会严重打击比亚迪的品牌形象,因为油电混合车是属于燃油车的,比亚迪主攻的是新能源汽车,打造HEV感觉就像是打自己的脸。所以即便打造售价低于10万的车也得是插电混动,三电的成本还是下不来。
最终就只能通过缩减配置来降低成本,比如减少安全气囊的数量、取消Dilink系统的旋转屏、使用织物座椅、塑料方向盘、手动空调、LED大灯等一系列的高成本配置;这样确实能够进一步拉低消费门槛,但是在消费者的印象中国产汽车应当等于高配置,减配到与合资车一样的程度必然会深陷漩涡,不论你用先进的技术,要知道购车预算越低的消费者往往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也越低,选择的参考主要是品牌、设计、空间、配置,所以打造“混动桑塔纳”不是个理想的方案。
综上所述,在无法通过缩减配置来降低成本的前提下,DM-i系统则基本没有定位下探的空间了;有些观点认为可以造小微型车来拉低成本,殊不知钢铁材料在整车整备的比重是不高的,而比亚迪这样的标杆品牌还不能通过低标准的材料、在降低车辆安全性的前提下缩减成本,所以即便造小车也省不了多少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wlnw.com/post/3324.html